石龍區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處伏牛山系外方山東麓淺山丘陵地帶、韓梁煤田腹地,是平頂山市4個市轄區之一。全區總面積56.9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3個城市社區、24個農村社區,總人口5.9萬。石龍區是河南西部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是首批全國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試點之一。先后榮獲河南省林業生態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食品安全達標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均衡縣(區)、信訪工作“三無”縣(市、區)等榮譽稱號。
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夏、商時代屬豫州,東周屬王畿之地。始于先秦的宛(南陽)洛(洛陽)古道自南向北縱貫全境。唐宋時期境內陶瓷業興盛,南有段店唐花瓷、北有清涼寺宋汝瓷,后被譽為“汝瓷之源”。大唐廉吏、唐宋八大家的先驅元結故后長眠于此,其陵墓坐落在泉上村西北,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為已故好友元結撰刻悼文《元次山碑》,為國寶級文物。明末清初傳入境內西南北郎店的琉璃工藝,其代表產品琉璃不對兒負有“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美名,制作技藝已入選平頂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代以來境內先后涌現出清末義軍領袖白朗、民初豫軍總司令樊鐘秀等,現有白朗墓、樊鐘秀故居等文物古跡。
交通區位通達便捷。周邊與寶豐縣、魯山縣相鄰,距平頂山新城區30公里,平石快速路直連直通。207國道穿境而過,234省道、520省道貫穿全境,平煤鐵路貨運專線橫貫東西。距魯山機場、鄭(鄭州)萬(重慶萬州)高鐵和鄭(鄭州)欒(欒川)高速平頂山西站、寧(南京)洛(洛陽)高速寶豐站均不足20公里。正在建設的焦(焦作)唐(唐河)高速途經我區并設有出入口。日趨完善便捷的交通網絡,為加速推動平石一體化,主動融入鄭、洛、平、宛等中原城市群創造了廣闊發展空間。
煤海之鄉享譽盛名。轄區礦產資源豐富,經勘探已發現能源礦產、建筑材料、冶金輔助材料、有色金屬等4大類12個礦種,其中探明原煤儲量3.5億噸、水泥灰巖4.5億噸。境內煤炭唐宋期間已有開采,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來開始大規模建礦開采,并一度作為平頂山市乃至河南省主要的煤炭輸出地,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地方煤礦管理探索出一整套成功經驗、輸送了一大批專業人才。
工業城區煥發新顏。先天的資源稟賦,孕育了她因煤而立、以煤而興的顯著特征,更賦予她由傳統資源型工業區向現代化新型工業城區轉型的歷史使命。近年來,積極推動工業經濟由地下向地面轉移,形成以中鴻煤化、東鑫焦化為龍頭的煤化工產業集群,以瑞平水泥、嘉北科技為代表的新型建材產業集群,以東方碳素、東晟高科為引領的炭基材料產業體系,風光電新能源及壓縮空氣儲能、醫藥中間體等新興產業“多元競發”,主導產業明晰、配套產業互補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作為承接產業轉型升級的平臺—石龍產業集聚區,是河南省27個化工產業園區之一,現入駐各類企業50多家,2017年入選國家開發區名錄。
投資環境近悅遠來。境內以淺山丘陵地貌為主,石龍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礦區生態經過多年治理修復成效顯著,如今植被豐茂、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到33.8%。土壤硒含量高,富硒農產品豐富、遠近聞名,已連續舉辦兩屆“富硒紅薯節”。城鄉基礎設施健全,水電氣、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完備,商超、餐飲、娛樂等商業氣息濃厚,智慧城管、5G網絡覆蓋城區,干線公路占比、公路密度均居省、市前列。石龍人民忠義淳樸、開放包容、熱情好客。近年來,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多證合一”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等,著力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誠信溫馨的人文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功能完善的要素環境,尊商、重商、優商的氛圍更加濃厚。
轉型振興揚帆遠航。當前,全區上下正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高質量轉型發展為主題,圍繞現代化新型工業城區建設目標,堅持轉型為綱、項目為王、改革為要、創新為上,著力構建創新引領型開放經濟體系,積極打造全國獨立工礦區轉型發展示范區、河南省城鄉融合創新發展先行區,為平頂山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成為中原城市群重要一極貢獻力量、增光添彩!